201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公眾教育公平感調查報告日前發布,調查顯示有近三成的公眾不相信教育能夠改變命運。其中不相信"教育改變命運"最多的是北京。這一調查立即引發不少網友熱議,從北大學子賣肉到南京大學學生上街擦鞋,從碩士農民工到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跳樓,公眾熱議的都是知識改變不了命運的例子,如今教育的性價比越來越低,讓更多的人開始質疑"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正確性。 這些熱議讓我想起《中國青年報》曾經有篇報道,說的是9年前,陜西農民韓培印的兒子考上大學,這個兒子簡直成了他最大的驕傲。為了湊學費生活費,他賣掉了家里值錢的東西,又到西安打工。當兒子大學畢業之后,老韓卻發現,他的工資尚不如中學畢業出外打工的姐姐,甚至還比不上當農民工的自己。兒子進城讀大學后給農民老韓帶來的,只有難以償還的債務和村里人嘲笑的目光。這讓老韓徹底改變了以往"我兒子是村里第一個大學生"的驕傲,取而代之的是"我看讀書是沒用"的悲觀失望。 如今的擴招使得大學教育從精英化轉為大眾化,大學文憑貶值。每次畢業招聘會人山人海,大學生就業率一年不如一年,甚至有些大學畢業生的工作待遇還不如農民工。一個農民的孩子也許上了大學,找工作時卻需要靠關系。大學畢業即失業,將你的檔案和戶口轉回原籍,原來是農民現在依然是農民!甚至比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農民子弟還要可憐,他不僅付出了四年的機會成本,打道回府后,村里人肯定還會指指點點、嗤之以鼻——瞧,我們的大學生又回來了! 曾有一位研究生網友就此發表過一個帖子:"隨著后來大學生就業愈加困難,村民對大學生的印象發生了180deg的變化,我們由原來別人羨慕的對象變成了別人敬而遠之甚至是鄙夷的對象!其實村民的變化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四年大學我們花了家里那么多的錢,把原來還算可以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更要命的是,畢業后還沒有好工作,甚至畢業就失業,在他們看來還不如高中畢業后就出去打工helliphellip" 越來越多的例子也在不斷印證,"知識改變命運"似乎只是個美麗的誤會。2009年11月26日,研究生楊元元自殺身亡。她的信念是"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可是她奮斗多年學到了許多知識,名牌大學也畢業了,研究生也考上了,到了可以改變人生的時候了,但卻沒有任何起色,但卻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僅養不好家人與自己、解決不了面對的種種人生難題,反而越來越糟──"都說知識改變命運,為什么我學了那么多知識,也沒見有什么改變?"此一問的背后是:活著又有何益呢?自殺成了她可悲的選擇。 2004年,麥子一篇文章《我奮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引起了多少共鳴,一個農家子弟經過18年的奮斗,才取得和城市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如今,不少農村地區的家庭不再以有大學生為榮耀,好些家庭都陷入"不讀書永遠窮、一讀書馬上窮"的悖論中。而"知識改變命運"曾經振奮無數寒門學子的口號如今似乎已成為一種奢望。與此同時,社會中曾流行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也正悄然演變成"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在這樣的背景下,"干嗎上大學?"既是一個真實的問題,也是一個讓無數家長和學子百般糾結的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