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骨質疏松癥沒有示警標志,通常癥狀就是骨折。多數人認為日常補鈣就是在治療"骨松",其實補鈣只是預防并不是治療。建議六七十歲的老人,及時通過處方干預來提高骨密度、增強骨強度,從而降低骨折風險。
"骨松"嚴重危害被忽視
專家表示,骨質疏松癥是一種悄無聲息的全身性骨骼系統疾病,醫學界稱之為"隱形流行病"。起初并沒有明顯的癥狀,極易被人們忽視。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年升高。據統計,我國60~69歲的老年女性的骨質疏松癥發生率高達50%-70%,老年男性發生率為30%,70歲以上老年女性的發生率幾乎是100%。
骨質疏松癥在年齡較大的絕經后婦女中尤其普遍,它能增加骨折的危險。髖部和脊柱骨折明顯與該人群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有關。對于50歲以上的女性,髖部骨折的死亡率與乳腺癌相同,是其他婦科腫瘤的2-15倍。專家表示,骨質疏松性骨折所造成的危害其實和中風、心肌梗塞的危害是一樣不容小覷的。小骨折就如小中風,大骨折就如大中風,骨質疏松性骨折往往會導致患者終生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補鈣只能預防"骨松"
于振東說:"許多人認為日常進行高鈣飲食或者補充鈣劑就能預防甚至治療骨質疏松癥,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認知。"可怕的是,骨質疏松癥沒有示警標志,通常癥狀就是骨折。多數人都是先骨折才發現自己患上了骨質疏松。對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病人,預防再次骨折成為治療的首要目標。
專家指出,僅僅通過生活方式途徑可能不足以用來預防骨丟失或減少骨折危險,它只是通過藥物方法預防和處理骨質疏松癥的基礎,應對骨質疏松癥,單純補鈣是遠遠不夠的,而是要及時通過處方干預來提高骨密度、增強骨強度從而降低骨折風險。
骨質疏松癥可分為三大類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隨著年齡的增長必然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該型又分兩個類型,Iota型為絕經后骨質疏松,見于絕經不久的婦女。Pi型為老年性骨質疏松,多在65歲后發生。
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由其他疾病(如腎衰竭、過量甲狀腺荷爾蒙或白血病),或藥物(如類固醇)等一些因素所誘發的骨質疏松癥。
特發性骨質疏松癥:多見于8-14歲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遺傳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婦女妊娠及哺乳期所發生的骨質疏松也可列入特發性骨質疏松。